關于松坎鎮(zhèn)龍燈文化的調查報告 1200字
文章摘要:調查作文1200字:怎么寫好關于松坎鎮(zhèn)龍燈文化的調查報告1200字作文?馬克思主義學院 付穗在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來臨之際,松坎鎮(zhèn)居民按習俗開始了玩龍燈。傳統(tǒng)的萬隆等由出龍、開光、請龍神、入戶拜年、燒龍寄到程序組成。開光時,“先生”口中念念有詞,將一切神靈的力量匯集一身,再賦予龍眼、龍須、龍尾等部分,讓龍燈具有神力,保佑一方安寧。以下是鄭琴雅寫的《關于松坎鎮(zhèn)龍燈文化的調查報告》范文;
好關于松坎鎮(zhèn)龍燈文化的調查報告作文1200字概況
- 作者:鄭琴雅
- 班級:高中高二
- 字數:1200字作文
- 體裁:說明文
- 段落:分10段敘寫
- 更新:2023年07月24日 07時39分
馬克思主義學院 付穗
在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來臨之際,松坎鎮(zhèn)居民按習俗開始了玩龍燈。傳統(tǒng)的萬隆等由出龍、開光、請龍神、入戶拜年、燒龍寄到程序組成。開光時,“先生”口中念念有詞,將一切神靈的力量匯集一身,再賦予龍眼、龍須、龍尾等部分,讓龍燈具有神力,保佑一方安寧。再到河邊進行一番儀式與舞蹈后,龍燈便是龍神附身的神了。緊接著,龍燈入戶拜年,舞龍隊伍挨家挨戶進屋贈與主人一番吉祥如意的話,大都是順口溜的形式,既朗朗上口,又贈送了吉利。這時,主人家便要給付烏龍隊伍一定的紅包,以示感激。然后舞龍隊伍便在屋里及門前舞蹈一陣,主人家點燃鞭炮扔向龍尾,習俗中稱作“炸龍尾”,場面很是熱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龍燈文化正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變化,對此,我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入戶拜年已成為一些居民的賺錢渠道。
在調查中,有97.3%的居民認為舞龍燈被一些人利用,以賺取錢財。在舞龍燈的隊伍中,大多數都是游手好閑的街頭小混混,他們利用龍燈入戶拜年討喜錢這一習俗,在春節(jié)期間組織舞龍隊伍,從中獲取大量不勞之財。舞龍隊伍由十人左右組成,一天晚上忙完后,每個人的純收入為一百多塊錢。這對于毫無一技之長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按照習俗,舞龍燈在正月初一出龍,直到正月十五才燒龍,也就是說,在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可以很輕易的獲得近兩千元的收入,這種既省力又賺錢的方式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賺取不勞之財的手段。
2、龍燈文化的內涵已漸漸流失。
在調查中,98.2%的居民認為如今的舞龍燈已經喪失內涵,沒有意義。我們是中華民族兒女,龍的傳人,舞龍燈是每年的傳統(tǒng)活動,而今,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下,舞龍燈失去了其本身蘊藏的深厚文化積淀轉而成為一種娛樂活動甚至是賺錢的手段,這無疑是一大悲哀!是傳統(tǒng)文化的悲哀,是經濟發(fā)展的悲哀,是民族精神的悲哀!而當我們把眼光轉向其他活動時,我們不難發(fā)現,各項活動也正在或已經喪失其內涵,在利益的沖撞下改變了本質。我們只能遺憾,面對這種遺憾,我們是否該做些什么?
3、舞龍燈的不少民間藝術正在消逝。
在調查中,有94.8%的55歲以上居民看到過舞火龍,也就是俗話中的“打鐵水花”,有76.5%的25-55歲的居民看見過該場景,而僅有3%的25歲以下的居民見過舞火龍。聽老年人們講過,在他們的記憶中,舞龍燈有幾十種舞法,“龍咬尾”、“龍騰空”、“龍繞梁”、“二龍戲珠”等精彩形象至今仍深刻地留在他們的腦海里,回想起來依然贊不絕口,甚至拍案叫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舞龍燈的人能變化出的形象越來越少,到現在,連舞龍燈的隊伍都是有一些游手好閑之人臨時組建而成,面對一群眼中只有金錢的財迷,還能奢望他們能表演出什么形象來?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關注物質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滿足,伴隨而來的問題便是各種傳統(tǒng)文化以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流失,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更應該關注各種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的是要銘記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了解其背后蘊藏的深刻意義。讓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能與民族精神一起源遠流長,永不消逝。
作者:高中高二學生(3)班 鄭琴雅 時間:2023-7-24 07:39
好文章,贊一下
594人
很一般,需努力
9694人
太差勁,踩一下
83人
- 上一篇:北京之旅作文2000字
- 下一篇:父愛無疆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