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_《目送》讀后感 1200字
文章摘要:六年級讀后感作文:怎么寫好目送_《目送》讀后感1200字?“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龍應臺的一部深刻、質樸的感悟性散文——《目送》。眼看到的,心看到的,相機看不到。人用自己的思想改變了他所看到的世界。而對于這本書,品出了內(nèi)心的世界——幾件日常的小事,卻是難以描述的鐫骨銘心,好似在解釋心中的迷惑與不解,唯有讀到時,內(nèi)心的彷徨迷茫,才有了著落,原來這些不是虛空的。以下是余利玉寫的《目送_《目送》讀后感》范文;
好目送_《目送》讀后感1200字概況
- 作者:余利玉
- 班級:小學六年級
- 字數(shù):1200字作文
- 體裁:讀后感
- 段落:分19段敘寫
- 更新:2022年01月22日 04時42分
“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龍應臺的一部深刻、質樸的感悟性散文——《目送》。
眼看到的,心看到的,相機看不到。人用自己的思想改變了他所看到的世界。而對于這本書,品出了內(nèi)心的世界——幾件日常的小事,卻是難以描述的鐫骨銘心,好似在解釋心中的迷惑與不解,唯有讀到時,內(nèi)心的彷徨迷茫,才有了著落,原來這些不是虛空的。
背影·輪回
“一件事情的畢業(yè),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一個假期的晃晃結束,就是期待下個假日的開始;一場游戲的結束,就是下個關卡的開始;一個生命的結束,就是下一個生命的起點。生命的輪回,經(jīng)歷的相像,難以言說的萬物規(guī)律。三代人,一生目送,哪怕漸行漸遠。
“我”的十六歲的孩子,勉強接受“我”的深情。他在列隊里檢驗護照,“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挪動,期待他的停留,他的回頭,但他就這樣倏忽不見。一個母親,對孩子是無邊的愛與念,卻也同樣需要孩子的回應,希望孩子在離開時會收到她的思念,能留給她一瞬的目光停留,這些都只是一個作為母親的女人最基本的滿足——在孩子的心里,有她。
照顧孩子,看一個生命成長,會覺得似曾相識,就好像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那種奇妙,似是對生命輪回奧秘的驚嘆與感慨,又像天神的警示:“你已不再是從前。”
“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一句自責,滿含生活的艱辛和父親卑微的自尊。許多孩子埋怨自己的父母,覺得他們落伍粗俗,對他們更是嫌棄,可孩子想過嗎?他們的生命就是由這些他們所謂的俗人給予的,他們早就忘了感恩。這個父親,這輛車,他擔負著生活的壓力,接受著世俗的眼光,漸漸失去了作為父親的驕傲,可是那份濃厚的愛卻從未改變。幸運的是,他的孩子愿意永遠目送著他的背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向前滑行。”最刻骨的離別莫過于生死,目送的背影忽然不復存在,留下一種孤獨與彷徨。
人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才知道自己犯下的錯。“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是一種守候,無需答案,默默守著你愛的人;這一世到了盡頭,他就會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測量·時間
時間用什么測量?一炷香?一塊表?一碗茶?
逐漸聳立的高樓,慢慢坍塌的廢屋,漸漸離散的人群,需要多久?漲落的潮汐,水中的月牙,更替的季節(jié),都是時間的見證。
那么在這蜿蜒的湄公河上,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時間用什么測量?
我們用鐘表看時間,而作者用一切測量時間。用了太久的手表,看了太久的時針,忘卻了時間并不只是滴答滴答響著的鐘表,對于這漫漫長路,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點時間,所有人的生命無一例外匯集在一起,消耗著不盡的時間。
時間摸不著,看不到,散在塵世里,想將它捉去,它就要逃離,它的捉摸不透,令作者無法測量,最后剩下對陌生的時間的無言。
目送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這本書,這份情,“真的,不好說。”
作者:小學六年級學生(3)班 余利玉 時間:2022-1-22 04:42
好文章,贊一下
620人
很一般,需努力
7720人
太差勁,踩一下
109人
- 上一篇:聆聽流水_寫景作文900字
- 下一篇:螞蟻的秘密_螞蟻搬家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