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辟邪劍譜》所想到的 1200字
文章摘要:高一雜文作文:怎么寫好由《辟邪劍譜》所想到的1200字作文?據傳當年華山岳不群搶到《辟邪劍譜》,只見那首行所寫的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他咬了咬牙,一劍下去,開始看第二行。這一看,頓時令他手腳冰冷,只見第二行寫著:“不必自宮,也可成功。若已自宮,趕快進宮?!碑斎唬@并非金庸所寫,而是拜一網友所賜。以下是胡淑燕寫的《由《辟邪劍譜》所想到的》范文;
好由《辟邪劍譜》所想到的作文1200字概況
- 作者:胡淑燕
- 班級:高中高一
- 字數:1200字作文
- 體裁:雜文
- 段落:分7段敘寫
- 更新:2025年07月14日 09時03分
據傳當年華山岳不群搶到《辟邪劍譜》,只見那首行所寫的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他咬了咬牙,一劍下去,開始看第二行。這一看,頓時令他手腳冰冷,只見第二行寫著:“不必自宮,也可成功;若已自宮,趕快進宮?!碑斎?,這并非金庸所寫,而是拜一網友所賜。只不過當中的自宮一詞,卻難免令人浮想聯(lián)翩。
中國古代與別國古代的不同之處便是有太監(jiān),太監(jiān)作為封建的余毒也早已被清除干凈。而據史料記載,太監(jiān)并非是從人類萌發(fā)剝削制度時開始的,是后來才被作為一種制度在皇室里發(fā)揚的。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然也不缺那些曾經盛極一時和后來被廣泛傳誦的太監(jiān),若為他們拉一拉清單,也許會令人難以接受如此多的“殘疾人”居然有如此大的能耐。
最早的著名太監(jiān)非趙高莫屬?!盎⒙淦疥柋蝗邸?,堂堂趙國貴族公子哥被送到秦國當太監(jiān),其落寞可想而知;但也沒有消沉,更沒忘記國仇家恨,一旦得勢,便無時無時無刻不想辦法損壞大秦的江山,排除異己,殺害忠良。據史書所記載,他也曾私通劉邦。于是,子嬰上臺他便被殺,有條罪名便是賣國通敵。幸虧當年沒有當庭發(fā)表陳敘,否則沒準他便會說出一些“為趙國報仇”之類的詞句。
后來的名人當屬那太史公,這位史學家對政治不怎么開竅,于是遷怒漢武帝被閹割,成為一名不是太監(jiān)的太監(jiān)?,F(xiàn)實中得不到勝利便到《史記》中去尋找,所以,與其說他用《史記》在哭泣,倒不如說他用《史記》來發(fā)泄,來復仇。這位“中國歷史上文化最高的宦官”肆意地在書中搞起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的封神榜,自己則扮演起了第二個“姜太公”封神。于是,我們看到了劉氏公敵項羽站在劉邦之側,而刺客游俠與王侯將相同居一室。暗夜孤燈下,他這番分封怕是不比任何帝王分封諸侯遜色。
并非所有的太監(jiān)生存的意義都在于報復,東漢的“紙圣”蔡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蔡倫被傳誦在于他發(fā)明了紙。不過要準確地說,應該說他和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瓦特一樣,起到了改良的作用。在他的實驗下,廢堡,樹皮,魚網全部“變廢為寶”,貴族的奢侈品便從此“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也就意味著知識被普及,帝王的獨家話語權威被打破,可謂“功德無量”,但“功德無量”僅是對百姓說,對帝王而言,打破了“話語壟斷”就該死,于是“紙圣”被迫自殺(因誹謗皇祖母)。
古代傷害人身體器官的刑罰也不在少數,有割鼻子、剃頭發(fā)等一系列招數,但最狠的卻是宮刑。這招狠就狠在直接消滅犯人留下后嗣的可能,也就意味著犯人再不會有后人為它繼承記憶。于是乎,有的太監(jiān)便打算為后世流傳下一點兒值得紀念的東西,那七下西洋的鄭和便是他們中最為杰出的代表。在他第七次出游時寫了篇碑文,鄭和消亡了,但他的那個石碑卻令他流芳于后世。
太監(jiān),這個中國古代奇怪的產物隨著封建制度而消亡了,但它的意義卻還未曾消亡。說得直白點兒,他們只不過是一個群體,不是圣人,也不是妖怪,他們只是一類畸形人。他們不僅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他們更有普通人所難以體會的傷感與憤恨。可我們呢?在面對特殊法令對特殊人群時,往往不屑一顧,一聲冷笑卻悄然飄過了上空。
作者:高中高一學生(7)班 胡淑燕 時間:2025-7-14 09:03
好文章,贊一下
615人
很一般,需努力
715人
太差勁,踩一下
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