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讀書筆記_高一讀書筆記 1500字
文章摘要:高一讀書筆記作文:怎么寫好《罪與罰》讀書筆記_高一讀書筆記1500字?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偽、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xué)的法律系大學(xué)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nèi),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據(jù)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以下是王怡方寫的《《罪與罰》讀書筆記_高一讀書筆記》范文;
好《罪與罰》讀書筆記_高一讀書筆記1500字概況
- 作者:王怡方
- 班級:高中高一
- 字數(shù):1500字作文
- 體裁:讀書筆記
- 段落:分6段敘寫
- 更新:2024年12月02日 14時09分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偽、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xué)的法律系大學(xué)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nèi),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據(jù)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jīng)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yīng)。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tài)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虱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并不是一個習(xí)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臟,卑劣,可惡??墒?a href="http://www.hnjxzp.com/zt/shehui/" title="社會作文">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著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xiàn)是個意外,他并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xiàn)在了一個不恰當(dāng)?shù)?a href="http://www.hnjxzp.com/zt/shijian/" title="時間作文">時間。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為善,她的死不斷拷問著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為民除害,仿佛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為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nèi)心始終都無法回避善良的麗莎維塔。盡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斗智斗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復(fù)雜心里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并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xiàn)狀,并沒有實現(xiàn)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fēng)格非常銳利,特別對人物復(fù)雜的心里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nèi)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著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偽,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于美好了。
整本《罪與罰》,充滿了絕望和掙扎,但如果只是這樣,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偉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罪與罰,還有妓女索尼婭的愛和接納,除了罪與罰,還有十字架的救贖。當(dāng)拉斯科爾尼科夫不顧一切的向索尼婭吐露了實情后,他問索尼婭:“你為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索尼婭說:“因為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當(dāng)他問索尼婭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么?索尼婭給他念完了圣經(jīng)中拉撒路死而復(fù)活的故事。當(dāng)他問:“你覺得我卑賤嗎?”索尼婭說:“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內(nèi)心因一個妓女的愛,在不自覺中走向了救贖之路。他自首了,并向社會承認了他的罪行。索尼婭是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這種美好的背后,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中一再出現(xiàn)的,是“主動選擇悲憫苦難、選擇與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征,是基督救贖人類的象征。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前,他問索尼婭:“你會離我而去嗎?”索尼婭說:“不會,無論你到何處,我都跟著你。”當(dāng)拉斯科爾尼科夫向索尼亞要十字架,索尼亞給了他自己帶的十字架,而她帶上了麗莎維塔的十字架。他說:“這是一個象征,意味著我將要背十字架了。”這個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終于愿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人的苦難究其原因是因為人的罪。解決苦難和罪的問題最終都會回到圣經(jīng),回到耶穌的十字架。托爾斯泰的《復(fù)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無一不是表達了這個主題。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從心里懺悔他的罪行,從愿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經(jīng)脫胎換骨,象拉撒路一樣復(fù)活了。
作者:高中高一學(xué)生(4)班 王怡方 時間:2024-12-2 14:09
好文章,贊一下
1000人
很一般,需努力
8100人
太差勁,踩一下
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