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有感 1500字
文章摘要:高三讀后感作文:怎么寫好讀《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有感1500字作文?讀了整一學年的《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這本書后,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的同時,又對于漪老師的言論深為折服。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名師之述好矣。其實,畢生的經驗之談,又怎一個好字了得。在教育教學中身為新世紀的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優(yōu)質素養(yǎng),于漪老師已經闡述得非常詳盡而又獨到。以下是趙婧煒寫的《讀《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有感》范文;
好讀《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有感作文1500字概況
- 作者:趙婧煒
- 班級:高中高三
- 字數:1500字作文
- 體裁:讀后感
- 段落:分33段敘寫
- 更新:2021年02月10日 03時16分
讀了整一學年的《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這本書后,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的同時,又對于漪老師的言論深為折服。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名師之述好矣!其實,畢生的經驗之談,又怎一個好字了得!在教育教學中身為新世紀的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優(yōu)質素養(yǎng),于漪老師已經闡述得非常詳盡而又獨到。
最近我又抽空閱讀了《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使我學會如何建構生命課堂,并且明確了下列問題:
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什么?課堂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新課堂的特點是什么?教師的課堂行為應發(fā)生哪些轉換?怎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益?怎樣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下面是讀書筆記摘要:
一、教師課堂行為要變化:
2、由“大一統”教育向“讓每一個孩子向適合自己的教育轉變”。
3、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
4、由“重結果”向“重結果更重過程”轉變。
5、由“知識權威”向“平等和諧”轉變。
6、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二、變“課本劇”為“教育詩”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變“課本劇”為“教育詩”?!敖逃姟庇腥睾x:變計劃性課堂為計劃性和生成性互補課堂;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產生美妙的生命體驗。
1、變計劃性課堂為計劃性和生成性互補課堂。所謂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視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huán)境的復雜性,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教學流程。
2、要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重點:將知識、技能分解,并從部分到整體、有組織地加以呈現,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3、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產生美妙的生命體驗。由以知識本位、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真正對知識、能力、態(tài)度進行了有機整和,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通過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備課來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背景資料。
2、要在化解難點、突破重點的同時留給學生思維的時空。我們不能一味地為了形象直觀和化難為易而代替學生的思維。
3、要通過網絡使學生在樂學的基礎上會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我們要給學生獵槍,而不是個干糧。
4、要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取代學生的實踐活動。我們應盡量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觀察,讓學生獲取第一手資料,享受第一感覺。
5、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相結合,不要一位否定傳統的教學觀念、手段和方法,要善于繼承優(yōu)秀的經驗。
6、不要讓網絡取代教師,教師要發(fā)揮自己作為主導者的地位,我們反對教師一位地對學生進行灌輸,但也不能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
7、該出手時才出手,不可濫用網絡。教學手段是由教學內容決定的,不能濫用于網絡。通過閱讀我覺得師德是教師的根本,師德修養(yǎng)比教師知識和能力更重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學校教育中最具有靈魂性的工作,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公民道德教育起重要作用?,F在新課程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要求我們不斷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涵,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滲透德育。
所以有以下幾點感悟共勉:
2、作為一種職業(yè),教師必須有對職業(yè)的忠誠(對得起這份工作);
3、作為一種事業(yè),教師必須有對事業(yè)的忠誠(對得起學生);
4、教師的價值既體現在職業(yè)上,更體現在事業(yè)上,教師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是教師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學校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場所,展示才能的舞臺,學校發(fā)展依賴教職工精神上的追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師德”自古是教師神圣的象征,是教師令人尊敬的根本。中國古代就把優(yōu)秀教師尊稱“圣賢”。那時,教師們也把“圣賢”當作榜樣。但時代變了,教師的身份,工作的條件,社會的要求,現代理念等因素都影響著教師世界觀的形成。那么,新世紀“師德”標準是什么?如何擁有適合現代教育要求的“師德”?這些決定中國今后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困擾著許多教師。本人讀了《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一書,邊讀邊思考,逐漸對現代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認識有了許多的體會。
有人說教育是啟人心智,育人心德的過程。我想古今中外對教育的評說都是如此。教師的思想素質,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這就要求新時期必須加強師德建設,使祖國的未來更加美好。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yè)奉獻,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同時也必須看到,在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中,學校教育和師德建設都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也就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學校師德建設還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教師職業(yè)道德水平也亟待提高。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全面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努力造就一支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這正是《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一書編輯出版的意義所在。這本書對新時期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和標準,內涵和外延都有詳細的闡述,是培養(yǎng)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一本好的教科書。
作者:高中高三學生(2)班 趙婧煒 時間:2021-2-10 03:16
好文章,贊一下
561人
很一般,需努力
8661人
太差勁,踩一下
50人
- 上一篇:大樹給人類的一封信作文500字
- 下一篇:圣誕前夕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