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筆懷楊羽儀老師 1500字
文章摘要:高三散文作文:怎么寫好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筆懷楊羽儀老師1500字作文?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筆懷楊羽儀老師二○○四年,我還僅僅只是一名念初三的中學生,十三四歲的光景,初涉文學,尚懵懂無知。在那之前,在可追溯的記憶中我所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也不過38公里開外的姑媽家里。在心智未開的孩子眼里,這個世界的遼闊與精彩可以透過電視機匣子去獲知,但這獲知的一切仍不易在孩子腦中形成具體的存在。以下是馮烷行寫的《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筆懷楊羽儀老師》范文;
好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筆懷楊羽儀老師作文1500字概況
- 作者:馮烷行
- 班級:高中高三
- 字數(shù):1500字作文
- 體裁:散文
- 段落:分15段敘寫
- 更新:2024年03月12日 03時03分
記一位散文人和他的散文事業(yè)
——筆懷楊羽儀老師
二○○四年,我還僅僅只是一名念初三的中學生,十三四歲的光景,初涉文學,尚懵懂無知。在那之前,在可追溯的記憶中我所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也不過38公里開外的姑媽家里。在心智未開的孩子眼里,這個世界的遼闊與精彩可以透過電視機匣子去獲知,但這獲知的一切仍不易在孩子腦中形成具體的存在。我正是這樣一個很晚開竅的孩子,浩瀚的宇宙在我眼里,曾經(jīng)可以無限小。小,小到只是故事書里那一個個陌生而拗口的地名,小到從家里走到學校的那截沙土路段,我都會抱怨腳酸。
不記得是聽到哪位老師說過“文人走遍天下”這句話。但現(xiàn)在想想,頗似有幾分道理。
我正是因了寫作的關系,才有幸從生活所在無名的小鎮(zhèn)去到廣州,“走走”這個廣闊的“天下”。而我要寫的這位主人公,正是一位文人,走遍天下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的散文精品?;蛟S可以說他是“走遍天下成文人”的,是大自然的美神和祖國江山的靈性,呼喚他的靈魂為之寫作的。
就在那年年末,廣東省最為知名的青少年刊物《少男少女》雜志舉辦了首屆“少男少女”杯廣東省中學生現(xiàn)場作文比賽,而我有幸成為了參賽的一員。廣州市龍口西路550號的廣東文學藝術中心是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有這本雜志幕后真實存在的知心的工作人員。我與《少男少女》雜志編輯有過寫信的交流。這機緣,想必是當時生成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現(xiàn)場作文比賽成功舉辦;下午,我們這些參賽小選手在三樓文聯(lián)禮堂聽作家講座。
給我們開講座的,其中就有楊羽儀老師。
楊羽儀老師這一生坎坷不平,楊羽儀老師這輩子去過太多地方了,祖國的萬水千山差不多都讓他尋訪了個遍。上面這幾句話當然不是當初聽楊老師講座時的感慨,而是后來讀楊老師的散文作品以及別人作品里的楊老師,我總結(jié)出來的。
楊老師跟我們中學生談寫作。他說,寫作源于生活,只有真切記錄生活經(jīng)歷和體悟的文章才能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文章才是好作品。為了向大家詳析他的觀點,楊老師舉了他的幾個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例。一個是他與文友的一次采風活動,三人乘坐小木筏,順流漂下,一路記錄的見聞和感想。他回憶到,他們?nèi)俗罱K寫出來的文字在風格和思想層面?zhèn)€方面差異很大,但都真實表露了各自的內(nèi)心世界;那次采風活動,收效極佳。一個是關于洪水和災民房屋的故事(可惜這個故事我已記不清了),最后一個例子,是他寫一種家鄉(xiāng)食物“糯米雞”的故事。
在講那次采風活動的時候,我聽的最是津津有味。我想象著:一排木筏,三個人在上面,受性格和文風的影響,這三人在木筏上是站是蹲還是坐、表情如何、姿態(tài)怎樣、內(nèi)心的思考都是不同的。木筏緩緩漂移著,樹身葉影、光與聲音,漸變無窮。
講“糯米雞”,現(xiàn)場的氛圍漸趨顛峰。
羽儀老師說他懷念小時侯吃過的一種美食,“糯米雞”。這種食物很美味,外是口感柔軟的糯米,內(nèi)藏一塊質(zhì)鮮味香的雞肉。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肉類總是奢侈品,所以這種美味的“糯米雞”一年里吃不到幾回,大多是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到。小羽儀的童年記憶里,是很饞“糯米雞”的,一想到它,就會流口水。長大后的羽儀回到故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年幼時魂縈夢牽的美味的“糯米雞”完全變了樣,變得名不副其實。那糯米幾乎不純是糯米,吃起來不糯不粘牙,原來是混雜一般的米,口感大不如前。一口咬下去,也沒發(fā)現(xiàn)里邊那塊神秘的雞肉,取而代之的是一塊白豬肉,豬肉皮上竟還有幾根白錚錚的豬毛!羽儀的這篇文字我沒有讀到,但聽著他說,卻仿佛真的進入了他的情感世界:對這人非物也非的世間的些許感傷,帶著懷舊卻有啼笑皆非的情緒寫下這遙遠記憶中的美味。那一刻,幾十歲的羽儀老先生在我眼中,仿若一個惆悵的孩子。
那時候我并不知道羽儀老師是在身一罹患絕癥的情況下,受邀來給我們開講座的,否則,我定會倍加細心地聆聽,吸取到更多有益與創(chuàng)作的知識。當初給我們開講座的還有著名作家金敬邁老先生。金老師年歲比楊老師高得多,他的頭發(fā)全白了,但卻是滿面紅光、神采奕奕的整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童”形象:而楊老師相形之下,很少白發(fā),但面容可比金老師蒼黃多了。但即便如此,也沒有誰會將他與“癌癥”這個可怕的詞聯(lián)系起來。從楊老師帶病給我們開講座的事情可看出,他心系散文事業(yè)的同時,也不忘關心下一代。因為他最清楚,下一代人的成長關乎到散文事業(yè)未來的命脈。以上這些是我作者:高中高三學生(5)班 馮烷行 時間:2024-3-12 03:03
好文章,贊一下
450人
很一般,需努力
4550人
太差勁,踩一下
39人
- 上一篇:黨在我心中重千斤作文700字
- 下一篇:當家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