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后感 300字
文章摘要:五年級讀后感作文:怎么寫好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后感300字?公元224年諸葛亮為了出軍北伐,而國家又不受蠻王孟獲侵犯,決定率兵討伐。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率軍向南進攻了。我看到的最精彩的一段是孟獲第七次當俘虜?shù)倪@一段,諸葛亮六擒六放孟獲之后,家破兵敗只得向銀坑山附近的烏戈洞主借藤甲兵,藤甲兵的藤甲用油反復浸泡,晾曬幾十次而制成的,它們又硬又滑,刀槍不入,十分厲害,諸葛亮對這些藤甲兵早已成竹在胸,不用一槍一箭,只用一場火攻就把藤甲兵燒得一干二凈,第七次俘虜?shù)拿汐@終于心服口服的歸順了諸葛亮。以下是宋雪瑩寫的《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后感》范文;
好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后感300字概況
- 作者:宋雪瑩
- 班級:小學五年級
- 字數(shù):300字作文
- 體裁:讀后感
- 段落:分2段敘寫
- 更新:2023年05月08日 21時32分
公元224年諸葛亮為了出軍北伐,而國家又不受蠻王孟獲侵犯,決定率兵討伐。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率軍向南進攻了。我看到的最精彩的一段是孟獲第七次當俘虜?shù)倪@一段,諸葛亮六擒六放孟獲之后,家破兵敗只得向銀坑山附近的烏戈洞主借藤甲兵,藤甲兵的藤甲用油反復浸泡,晾曬幾十次而制成的,它們又硬又滑,刀槍不入,十分厲害,諸葛亮對這些藤甲兵早已成竹在胸,不用一槍一箭,只用一場火攻就把藤甲兵燒得一干二凈,第七次俘虜?shù)拿汐@終于心服口服的歸順了諸葛亮。諸葛亮雖然很有才華,可以說前無故人、后無來者,但他在劉備死后沒有為培養(yǎng)出一批出色的將軍,或許這就是導至蜀國滅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最好還是不要神化他為好。名師
作者:小學五年級學生(1)班 宋雪瑩 時間:2023-5-8 21:32
名師點評:這是一篇讀后感.從小作者的作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小作者對所讀作品是非常熟悉和喜愛的.文中對主要是對諸葛亮在第七次生擒孟獲的介紹,故事的內(nèi)容介紹的比較完整和清楚.但是,小作者對一般讀后感的寫作方法似乎還不是很熟練,讀后感應該必備的要素還沒有敘述完整,所以,建議小作者在寫讀后感體裁的習作練習時,要先復習一下這種體裁習作的寫作方法,這樣才能讓文章寫得更棒.(學樂中國特聘教師:羅丹娜老師)2009-1-24 16:43:00
看完此作文您的評價是:
好文章,贊一下
851人
很一般,需努力
4951人
太差勁,踩一下
40人
- 上一篇:快樂的小鴨作文300字
- 下一篇:給老師的一封信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