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習(xí)作 650字
文章摘要:六年級作文650字:怎么寫好第八單元習(xí)作650字作文?談?wù)?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全詩是:"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的意思是:蟬在高高的梧桐樹上唱著歌兒,它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這是因為它站得高,并不是憑借秋風(fēng)的力量。以下是趙宸寫的《第八單元習(xí)作》范文;
好第八單元習(xí)作作文650字概況
- 作者:趙宸
- 班級:小學(xué)六年級
- 字數(shù):650字作文
- 體裁:
- 段落:分10段敘寫
- 更新:2025年07月14日 12時25分
談?wù)?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全詩是:"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的意思是:蟬在高高的梧桐樹上唱著歌兒,它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這是因為它站得高,并不是憑借秋風(fēng)的力量。這兩個詩句蘊含著真理;如果做官做人德行高潔,不需要憑借地位權(quán)勢和有力者的幫助,就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詩句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這容易使我們想起"人格是金""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類的句子。
條理清楚,句子流暢,內(nèi)容具體:不僅寫出了詩句的作者、出處、意思、含義,還寫出了從這兩個詩句聯(lián)想到的。
指導(dǎo)、點評:朱維山
談?wù)?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面目呢?因為在廬山之中。"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由于人們所在的位置不一樣,看問題角度不一樣,對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認識事情的真實面貌,只有走到更廣闊的地方。這很容易使我們想到"井底之蛙"這個詞,在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上的一小片天,而在井外的青蛙卻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藍天。
不僅寫出了詩句的出處、作者、詩句意思、包含的道理,還寫出了自己讀了詩句后的聯(lián)想和感悟。
作者: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3)班 趙宸 時間:2025-7-14 12:25
好文章,贊一下
353人
很一般,需努力
453人
太差勁,踩一下
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