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讀后感 700字
文章摘要:三年級讀后感作文:怎么寫好《憫農》讀后感700字?誦讀了《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后,我對唐朝李紳作的《憫農》這首詩最為理解深刻,銘記在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說:這首唐詩不是僅會背誦就行了,主要還是要理解、領會這首詩的意思。以下是呂雪梅寫的《《憫農》讀后感》范文;
好《憫農》讀后感700字概況
- 作者:呂雪梅
- 班級:小學三年級
- 字數:700字作文
- 體裁:讀后感
- 段落:分4段敘寫
- 更新:2023年04月05日 21時40分
誦讀了《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后,我對唐朝李紳作的《憫農》這首詩最為理解深刻,銘記在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說:這首唐詩不是僅會背誦就行了,主要還是要理解、領會這首詩的意思。所以,爺爺反反復復地給我講:“農民伯伯種田的辛苦,一定要珍惜糧食這一道理。”這對我教育、觸動很大。因為對照自已的行為,我平時太不珍惜糧食了,如我每天吃飯,總是有以下現象存在:一是大米飯掉在桌上或地上;二是碗里沒吃干凈,剩留無數粒;三是留剩飯,沒吃完就不吃了。爺爺奶奶看到這種浪費糧食的現象心痛不已,就采取兩種方法來處理,一是把掉在地上或桌上不衛(wèi)生的大米飯倒入垃圾筒;二是我的剩飯爺爺奶奶吃了。看到爺爺奶奶的言傳身教,再來對照我平時行為,那真是有天壤之別,使我感到臉紅,羞愧難言,心里很不好受...。我就責問自已:“為什么我在書上學的和實際行動這么不一致,存在著這么大的差距呢?于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后一定要改掉這種愛浪費的壞習慣。
通過對這首唐詩《憫農》的閱讀理解,我有感之一:必須在今后學習中,要學以致用,不能空讀書本知識,而要努力地落實到行為之中,要學以致用;有感之二:必須從小把自已培養(yǎng)成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人。因為鄧小平爺爺告誡過我們“從娃娃抓起,”所以我一定要遵循牢記這一教導。有感之三:必須樹立、養(yǎng)成一生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德,認識節(jié)約是光榮,浪費可恥的這一傳統(tǒng)之理。有感之四:必須牢記歷史,想想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行程二萬五千里,沒有糧食吃樹根、野菜的艱難時代,就不該忘本,應該珍惜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勤儉節(jié)約,你是傳家寶, 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無論到什么時代,你都將永遠弘揚光大,你永遠在我心中!
作者:小學三年級學生(6)班 呂雪梅 時間:2023-4-5 21:40
好文章,贊一下
114人
很一般,需努力
2214人
太差勁,踩一下
103人
- 上一篇:我最親密的朋友——玩具狗作文650字
- 下一篇:我的初中語文老師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