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苦”
更新時間:2024-11-20 22:16 > 來源:98作文網(wǎng) 歷史典故文章摘要:“四佛說:““四苦剪不斷的鄉(xiāng)愁,猶如擱淺在沙灘上那只小船?!八目唷辈皇遣幌朐V說,不是不愿釋放,不解的訴之無益,理解的訴之連累,把一個人的苦楚變做兩個人的愁緒。“四苦”此時那里也變成了最美的地方,白里有藍,藍中帶白,相互蔓延,那是一種沒有辦法模擬的顏色,那是一種很少有人能看到的美;
生、老、病、死,是為"四苦"。生者都會老,會病,會死,連秦始皇斯大林也無法例外,所以苦也。
凡人沒有秦皇漢武那樣的條件去求不死藥,通常只是希望慢一點老,少一點病,遲一點死。殊不知生物的生老病死,十之七八決定于種性遺傳,十之二三才決定于生活方式,而最合理的生活方式便是順其自然。楊絳先生給我們介紹了蘭德的詩: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zhǔn)備走了。
說得多么平靜,多么曠達?。〈思词琼樒渥匀坏纳顟B(tài)度。又如領(lǐng)導(dǎo)英國人民打贏了二戰(zhàn)的丘吉爾,九十高齡時有人問他對死持什么態(tài)度,他答得更干脆:
酒店打烊我就走。
真是警句,無怪乎丘吉爾拿的諾貝爾獎是文學(xué)獎。唐人趙瞞的《因話錄》中,也有一節(jié)寫裴度(裴晉公)的,謂度不信術(shù)數(shù),不求服食,每語人曰:
雞豬魚蒜,逢著便吃;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
"時至則行",這和丘吉爾、蘭德的話,意思和情調(diào)豈不都一樣;而裴度卻要比他們早生一千多年,所以更加難得了。
編輯:任蕊闌 查看:7635次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四苦”網(wǎng)址:http://www.hnjxzp.com/zwsc/6525.html
參與投稿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