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經典 1000字
文章摘要:經典作文1000字:怎么寫好傳承文化經典1000字作文?我認為經典的傳承寧少需精,萬不可求多而泛。與此同時,傳承文化應是出于本愿的一種自主的行為。博爾赫斯曾言:“在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中,最令人驚嘆的就是書籍。其他的工具都是人身體的延伸,但書籍是記憶和思想的延伸。以下是吳瀅瑩寫的《傳承文化經典》范文;
好傳承文化經典作文1000字概況
- 作者:吳瀅瑩
- 班級:高中高一
- 字數(shù):1000字作文
- 體裁:議論文
- 段落:分5段敘寫
- 更新:2024年11月25日 01時20分
魯迅先生居然有文集叫做《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居然是胡適的文集?大師的文學作品名被改的像“言情小說”引發(fā)眾人熱議。的確,魯迅先生除了用其犀利的筆鋒和獨到的見解來抨擊社會上的一些荒謬守舊的現(xiàn)象以外,也有“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的柔情與感慨,但這絕不是無病呻吟的軟弱。現(xiàn)代社會把這樣的標簽強貼到了一代大師的頭上,這樣真的好嗎?
我以為傳承文化經典應該“原汁原味”。文化之所以要傳承是因為它經典,文化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裝載了文學大師的思想結晶以及他們對于時代深刻的理解與感悟。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都是其精華所在,是作者經過思考才慎重選取的,他們可能還會多次修改。如簡•奧斯汀在寫《傲慢與偏見》時開始命名為《最初的印象》,后來才修改,可見標題對于作者來說是有講究的。在我們肆意篡改標題時,我們其實也在不經意中改變了它的文學性以及其經典之處。修改標題在錯誤的引導我們走向傳承不正統(tǒng)的經典的道路。我認為經典的傳承寧少需精,萬不可求多而泛。
與此同時,傳承文化應是出于本愿的一種自主的行為。博爾赫斯曾言:“在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中,最令人驚嘆的就是書籍。其他的工具都是人身體的延伸,但書籍是記憶和思想的延伸。”既然書籍是一種“工具”,那么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只有真正有興趣去深入了解,才能夠使用自如。如果在閱讀書籍時常帶著一種痛苦的心緒,難免會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潛心就學。在科技日臻完善的今天,人們很容易被網(wǎng)上的一些花邊新聞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視劇吸引,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人們如果沒有主動想要去學習的想法,人心浮躁,還想擁有古人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恐怕是有點困難了。所謂“寧靜而致遠”。如果無法寧靜,還怎么能夠深入研讀,選擇其精華用于自我陶冶,提高品格性情呢?所以我想我們不應該追求汗牛充棟,而應追求韋編三絕,至四更而不倦的精神。
此外,我們還應該避免“假傳承”。有一些人為了在當今社會顯示其文化素養(yǎng)超脫常人往往喜歡捧著書本裝樣子,其實只是泛泛而覽并未汲取到多少精華和養(yǎng)分,這樣是不可取的。既然想要閱讀經典,就應該要傳承大師獨特有力之處,興許其文字笑里藏刀的隱晦,或者其跨時代的文學歷史意義。捧著書而不去閱讀就像一個窮人坐到精美豐盛的一桌食物前連筷子都不屑于動一般。最后窮人只有餓死或者隨意撿拾些殘羹冷炙來勉強充饑。這樣無謂的折磨是毫無意義且不必要的。
馬爾克斯說過:“一旦人們到了只顧自己乘頭等車廂,卻用火車廂裝運書籍的那一天,就是人類的末日。”現(xiàn)代的人們有許多正在一步步將自己推送至深淵而不自知。只有我們拿起知識的武器,傳承祖輩們的思想精髓與文化經典才能夠武裝自己,使自己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仍有一個清靜的小角落沒有人侵入,保持著內心的本真,純潔,使自己更加睿智。
作者:高中高一學生(5)班 吳瀅瑩 時間:2024-11-25 01:20
好文章,贊一下
138人
很一般,需努力
4238人
太差勁,踩一下
127人
- 上一篇:小廚神作文1200字
- 下一篇:饞嘴的弟弟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