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封鎖――《封鎖》讀后感 1000字
文章摘要:高二讀后感作文:怎么寫好精神的封鎖――《封鎖》讀后感1000字?夜深了,寒冷在暗中越發(fā)放肆,在已失去流淌的時間中,我讀完了《封鎖》。在我看來,《封鎖》乍看之下仿佛是一杯平常無比的茶,但當(dāng)你品嘗過,有過哪種由舌尖逐漸化開,延漫至咽喉,直至心底的苦澀夾雜著甘香的滋味,那么你一生都會記得這一杯茶。以下是胡美欣寫的《精神的封鎖――《封鎖》讀后感》范文;
好精神的封鎖――《封鎖》讀后感1000字概況
- 作者:胡美欣
- 班級:高中高二
- 字?jǐn)?shù):1000字作文
- 體裁:讀后感
- 段落:分16段敘寫
- 更新:2024年11月19日 05時13分
夜深了,寒冷在暗中越發(fā)放肆,在已失去流淌的時間中,我讀完了《封鎖》。
在我看來,《封鎖》乍看之下仿佛是一杯平常無比的茶,但當(dāng)你品嘗過,有過哪種由舌尖逐漸化開,延漫至咽喉,直至心底的苦澀夾雜著甘香的滋味,那么你一生都會記得這一杯茶。
小說開篇的喧鬧(發(fā)狂一般扯動鐵柵欄叫道……),到寂靜(人聲逐漸渺茫……),再到喧鬧(打破了這靜默……),代入人物(中年夫婦,呂宗楨,董培芝,翠遠(yuǎn)),然后再復(fù)寂靜。這樣的反復(fù)手法人人都會經(jīng)常用,難道張愛玲也不過如此?
平庸不是她的代名詞,一堆平凡的灰燼,可以生出浴火的鳳凰,化平凡為不朽,才是張的風(fēng)格。
開篇的平凡只是引導(dǎo)讀者的手法。在這樣的反復(fù)變化中,讀者不自禁地代入了那個封鎖的城市里行駛的電車,暫時地與世隔絕,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著,打量著。于是你自身的精神也封鎖起來了,現(xiàn)實與你已經(jīng)脫離了,你的腦海,心靈,眼球都只投身在那列電車的每一個乘客上。
接著到了呂宗楨為了躲避董培芝,竟然搭上一名陌生的女人交談起來的一幕。筆者著墨最多的,也正是這一幕。在我看來,是寫的很成功的。讀者所見的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好人,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視角。因為陌生,所以好奇。呂宗楨怎樣和一個陌生女人展開談話?翠遠(yuǎn)與呂宗楨素不相識為什么要搭話?他們?nèi)绾握业皆掝}?于是開始觀察人物那一份平靜瞬間被打破,心中充斥了對兩人談話的好奇。而筆者在這其中并未描寫其他乘客,使讀者感覺自己如同上帝在觀看地球――獨家直播,一覽無遺。
于是讀者的精神與外界進一步隔離,也進一步形成封鎖。
直到終章(……寫殼蟲不見了,爬回巢里去了),又回到了現(xiàn)實中。如同一場夢,夢醒后已記不清其中細(xì)節(jié),只留下那種深深的回味。
張愛玲的想象力有著巨大的張力,在最平凡的地方往往閃現(xiàn)出光芒。一段平凡的電車軌道,可以描繪成一條曲蟮,通過觀察視角的改變,抽長了,縮短了。軌道是死物,是筆者的思想賜予了生命。一幕翠遠(yuǎn)看《圣經(jīng)》的場景,多么的平凡,但如果把《圣經(jīng)》看作是生命呢?這對于我們已經(jīng)拍案叫絕。但如果僅是如此,也太對不起張的想象力了。她想到了《圣經(jīng)》從希伯來文被羅馬人譯成希臘文,又被教廷譯成拉丁文,然后又被譯成英文-中文-上海話。經(jīng)過多次的翻譯,如同生命經(jīng)過多少燈紅酒綠的洗禮,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精彩絕倫,讓人大喊爽快。強烈的代入感,如花似錦的妙句,是《封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因為它陌生化,才能讓文章擁有黑洞一般的吸引力,讓讀者封鎖精神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我并不知道各位評論家是怎樣評論這篇《封鎖》,但它令我領(lǐng)會到,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三角四角N角戀,沒有兄弟反目,紅杏出墻的橋段,一篇小說仍能展現(xiàn)出其獨有的吸引力。
如果周圍的繁華都與我無關(guān),是否封鎖又有何不同?
浮沉一世,傾城華貴,恍然一夢。
怎么我已看不清,
鏡中我本來的面容。
- 標(biāo)簽:
- 1000字作文
- 高二單元作文
- 讀后感作文
- 讀后感作文1000字
- 高二讀后感作文
作者:高中高二學(xué)生(4)班 胡美欣 時間:2024-11-19 05:13
好文章,贊一下
327人
很一般,需努力
8427人
太差勁,踩一下
16人
- 上一篇:假如我是魔法師作文500字
- 下一篇:現(xiàn)實照進夢想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