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論 600字
文章摘要:高中議論文作文:怎么寫好“聽”論600字作文?目者,所以觀也。耳者,所以聽也。然人異,故耳之所用者,亦異也。或善聞,或否焉。聞之好壞,在人也。有大績者,必善聞。其人宜有耳聽八路,能覺人之好惡,感物之善邪。故善聽,非常人所及也。古之帝王,制宇內(nèi)而轄萬民,其難也甚矣。以下是袁媚寫的《“聽”論》范文;
好“聽”論作文600字概況
- 作者:袁媚
- 班級:高中高二
- 字?jǐn)?shù):600字作文
- 體裁:議論文
- 段落:分7段敘寫
- 更新:2024年12月13日 23時29分
目者,所以觀也;耳者,所以聽也。然人異,故耳之所用者,亦異也?;蛏坡?,或否焉。聞之好壞,在人也。
有大績者,必善聞。其人宜有耳聽八路,能覺人之好惡,感物之善邪。故善聽,非常人所及也。古之帝王,制宇內(nèi)而轄萬民,其難也甚矣。左右之人,其性也多矣。明視聽,則國昌民殷;混耳目,則朝廢國破。故欲王者,必善辨奸邪,察善惡。太宗之有“貞觀”,蓋善聽群臣之諫,去小人之言,從忠良之語。不以逆耳而罷之,不以順耳而悅之,由是有盛世焉。夫阿斗者,雖有先帝之遺業(yè),然不從諸葛武侯《出師》一表,親小人遠(yuǎn)賢臣,聞則奸佞之言,聽則小人之意。其國雖欲無亡,得乎?
聞?wù)?,亦有其道也。從其律者,則忠言益進,盍患耳之失聰也。違其道者,雖欲納言,無人為之言也。正身以黜惡,則進言之人,至也。虛心以納下,所諫之言如江海下百川,其勢也。
古之帝王臨朝,必加冠冕。冠冕之側(cè),有珠,名曰:充耳,其意在拒惡言。充耳不聞,由是生矣。然朝野之更替,帝王之輪回,如日之朝暮,然帝王而能充耳不聞?wù)?,其幾人與?
言之善皆出于下,居于上者,欲大作于四海,須聽于下,從于下,學(xué)于下,然后腹之良謀,吞吐天下之志,方可展矣。微斯舉,萬世之業(yè)何成?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故曰:身處明暗,皆決于兩耳矣。善聽之大義也亦明矣。知一州,須聽一州之言;知一郡,須察一郡之語;知一國,須聞天下之雅言。
以失言之故而亡國者,后人哀之鑒之。為國者,勿從其失聰之故事,勿使為雙耳之所劫哉!善聽者,善哉,善哉!
作者:高中高二學(xué)生(3)班 袁媚 時間:2024-12-13 23:29
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考場文言作文。亮點有三:一、題目?!奥牎秉c名了文章的中心,緊扣話題;“論”,標(biāo)示出文體特征;《“聽”論》仿照古文《六國論》《過秦論》語言形式。二、結(jié)構(gòu)。文章論證結(jié)構(gòu)清晰、嚴(yán)謹(jǐn)。題目亮明觀點,首段指出“聞之好壞,在于人”,中間沿著“應(yīng)該聽”(正反對比論證)“怎樣聽”(“有其道”)“怎樣對待聽”(“腹之良謀”)的思路論證,最后部分總結(jié)深化,并仿照《阿房宮賦》《六國論》的語言形式提出告誡。三、形式。本文將文言句式整齊,善用對仗、排比修辭,語言簡潔、凝練,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好文章,贊一下
622人
很一般,需努力
1722人
太差勁,踩一下
11人
- 上一篇:“和尚”小傳作文850字
- 下一篇:夢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