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溪人過年 10000字
文章摘要:過年作文10000字:怎么寫好汶溪人過年10000字作文?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以下是劉學(xué)文寫的《汶溪人過年》范文;
好汶溪人過年作文10000字概況
- 作者:劉學(xué)文
- 班級:高中高三
- 字?jǐn)?shù):10000字作文
- 體裁:
- 段落:分35段敘寫
- 更新:2022年04月25日 04時54分
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便胂说膬蓧K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距鳳城東面60里,有一個靈山秀水的地方叫汶溪,至于它的悠久歷史,你翻閱《天柱縣志》便知。其它暫且不說,單說汶溪人過年,就叫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你想真正感受汶溪人過年的氣氛,那么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體驗(yàn),過年時你只要去汶溪看一看,走一走,去親身體驗(yàn),就能真正感受到汶溪人過年的快樂和幸福。你會由衷地說,汶溪人過年,那才真的叫過年。一到歲末,累了一年的汶溪人本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歇一歇,可他們卻為張羅過年的事更忙得不亦樂乎!
汶溪人過年先要?dú)⒛曦i,但汶溪人很圖吉利,忌諱“殺”字,過年時汶溪人不叫殺豬,叫放豬。汶溪人放豬也要翻翻皇歷,挑選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這天,女人們早早起來,把準(zhǔn)備好的柴火塞進(jìn)灶堂里,燒起紅紅的灶火,把一大鍋水燒開后,就請來屠戶,找塊寬敞的平地,擺上一條結(jié)實(shí)的長凳,喊來五個有力氣的莊稼大漢,把300多斤的大肥豬從圈里慢慢趕出來,然后五個漢子一起上,逮耳朵的逮耳朵,捉腳的捉腳步,捏尾巴的捏尾巴,大家齊使勁,把豬抬起來,放翻在長凳上,豬就一陣嚎叫,拼命掙扎,畢竟被五個大漢死死擒住,動彈不得,只好任人擺布。這時,屠戶靠上去,雙手緊緊捏住豬的長嘴,捏牢后,騰出右手,抄起亮晃晃的刀子,對準(zhǔn)豬脖子的凹處刺進(jìn)去,刀尖直達(dá)心臟。于是,屠戶便喊:“放好血盆!”接豬血的人便將盆子端過來,屠戶把刀一抽,噗的一聲,鮮紅的豬血像射箭一樣噴出來,嘩嘩地直噴向血盆,噴得接血的人滿臉是冒熱氣的豬血,人見人笑。放豬的日子,也是屠戶最累的日子,一天放十多個豬,累得腰酸背疼,為了大家過年快樂,值!放了年豬的汶溪,空氣里就彌漫著炸肉的濃濃的香味,家家戶戶的炕頭上就掛滿了一塊塊臘肉和一串串香腸。汶溪人的日子就過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充滿了詩情畫意。
糍粑是要打的。汶溪人過年不打糍粑就不算過年。汶溪人過去打糍粑是用雙手揮舞著笨重的粑棒在粑槽里咚咚地捶,捶得大汗淋漓,渾身酸痛,可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汶溪人講究的是“吃主意,不吃瞎力”,現(xiàn)在是用機(jī)子打。女人先把打糍粑的糯米挑到村前的小河或屋后的水渠里淘,淘得糯米雪白耀眼后才挑回家,倒入大木盆里,用清純的井水泡脹后再放入杉木甑子里蒸。糯米飯蒸熟后,用臉盆盛著倒入打粑機(jī)里,打開電源,隨著機(jī)子嗚嗚的叫聲,糯米飯就變成了柔軟細(xì)膩的粑從機(jī)子里吐出來,再將粑團(tuán)往擦足了蜂蠟和茶油的粑板上一放,女人們就用靈巧的雙手趁熱捏出一個個一樣大的粑坨坨整齊地?cái)[在粑板上。捏完后,在上面壓上一塊門板,叫娃們上去一踩,粑坨坨就被壓扁,壓到一定的厚度,再把門板抬起來,粑板上便是又圓又白的糍粑了。糍粑,就成了汶溪人走親訪友的禮品了。接下來就寫春聯(lián)。汶溪人寫春聯(lián)是很講究的。按當(dāng)?shù)氐乃渍Z說:“渡馬的斗,汶溪的口。”汶溪人的兩塊嘴皮子最會翻,四言八句,出口成章,只要是能識字的,都能隨口說出對子來。你瞧,濃黑的墨,鮮紅的紙,大筆一揮,似行云流水,寫出了汶溪人對舊歲的回味和贊美,寫出了汶溪人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寫對聯(lián)大多是年輕人,也不太講究平仄和對仗,只要通俗易懂就行。一家主人在吃“大鍋飯”的年代曾討過飯,他稱自己叫“苦水碼子”,現(xiàn)在富裕了,年輕人就給他寫了一副“過去是苦水碼子,現(xiàn)在成富裕人家”的對聯(lián),滿寨的人都來看。汶溪人就這樣,不喜歡去集市上買那種印刷的對聯(lián),就喜歡自擬自寫的對聯(lián),他們覺得這樣的對聯(lián)才實(shí)在才貼心。家家戶戶,鮮紅的對聯(lián)一貼,就給整個山村增添了幾多喜慶,幾多祥和,幾多亮色,幾多靈氣。村寨里的老學(xué)究們總不耐閑,便邀約起來,走村串寨,一家一家地去欣賞對聯(lián),看哪家的對聯(lián)擬得最有趣味,哪家的書法寫得最見功底。每到一家,主人便熱情地端來濃茶,每人一杯,老學(xué)究們捧著香氣四溢的熱茶,一邊品茶,一邊敘情,話當(dāng)年的收成,談來年的美景,夸年輕人的才氣,說對聯(lián)擬得棒,書法寫得賴,年輕人真了不起!
大年三十,是汶溪人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在城里干事的兒子媳婦們歸來了,在廣東打工的兒女們歸來了,在大學(xué)讀書的娃們歸來了,老人樂得眉開眼笑。大家齊動手,有的酥肉,有的煎魚,有的燉雞,有的炸圓子,有的燉豬腳棒棒,有的蒸粉蒸,人人大顯烹調(diào)手藝,個個成了拿手廚師,把大年三十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汶溪人還要敬天地神靈,祭列祖列宗。他們把煮過的大豬頭,放在紅色茶盆里,擺在堂屋的桌上,插幾炷香,燒一把紙,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年夜飯,家家圍著火爐,美作者:高中高三學(xué)生(1)班 劉學(xué)文 時間:2022-4-25 04:54
好文章,贊一下
530人
很一般,需努力
4630人
太差勁,踩一下
19人
- 上一篇:可愛的小雞作文500字
- 下一篇:踏莎行將軍老作文50字